冷萃茶
备注
某天突发奇想,想要通过简单的方式喝到茶水,尽量少破坏营养
尝试搜集整理一些资料,并且网购了红茶尝试制作冷萃红茶
定义:
「冷泡茶」和「热泡茶」都属于泡茶(萃取茶)方法的一种,两者差异在于「泡茶是的水温」
「泡茶水温」的高低,直接影响茶叶浸泡时间的长短,最终造成茶水滋味与口感的差异
「泡茶水温」与「浸泡时间」:
「热泡茶」: 多使用
85~100度的高温热水
泡茶,浸泡仅需仅需半分钟~两分钟
即完成萃取「冷泡茶」: 使用
25度室温(常温)冷水
泡茶,再加上长时间于冰箱冷藏(4度)静置,通常需要4~8小时甚至超过半天的冷萃,才能完成一瓶原叶冷萃茶的制作
冷萃茶制作方法
茶叶和水比例:
1g : 100ml
建议使用玻璃瓶密封放置于冰箱冷藏4~8小时
由于冷萃茶制作时间较长,适合睡前制作,第二天起床后即可饮用。
如果要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冷萃,则需要将茶叶通过研磨设备磨成细粉,这样可以在 15~30 分钟完成冷萃。
茶叶物质与水温关系
茶叶物质:
茶多酚
咖啡因
茶氨酸
水温越高,茶多酚和咖啡因溶出越快越多;水温较低时,则茶多酚和咖啡因萃取较少。由于茶多酚(涩)和咖啡因(苦)是茶水苦涩的原因,所以冷萃茶相对而言较为甘甜(茶氨酸)。
由于冷萃茶咖啡因含量远少雨热泡茶,所以比较适合不需要太多咖啡因的场景,例如晚上担心影响睡眠。如果想进一步降低冷萃茶的咖啡因,可以尝试冷萃高山茶,如: 高山绿茶、高山乌龙或高山金萱。日夜温差大的高山茶叶,咖啡因含量低,加上冷萃方式使得咖啡因释出更少,所以冷萃高山茶是低咖啡因冷萃茶的最佳选择。
适合冷萃的茶叶
绿茶: 碧螺春、日本煎茶
清香型乌龙茶: 文山包种茶、高山乌龙茶
果香型乌龙茶: 东方美人茶、番庄乌龙茶、台东红乌龙
小叶种红茶: 蜜香红茶、高山红茶等各式台湾红茶
大叶种红茶: 红玉红茶、阿萨姆红茶
赏味期
冷萃茶的最佳赏味期是从制作时间算起,48小时内饮用完毕较好。(避免细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