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l酷睿处理器编号
我在准备 树莓派外接GPU实现机器学习 硬件环境时,需要选择一个ITX主板的小型主机:
能够充分发挥 树莓派外接GPU实现机器学习 配套PC电源的性能(我买了一个昂贵的金牌SFX电源,不甘心仅仅用于一个 Nvidia Tesla P10 GPU运算卡 )
能够为 Raspberry Pi Cluster 的多个树莓派电能,以减少电源占用的机箱空间
能够充分利旧自己购买的一些 NVMe存储 存储
但是,要能够在尽可能低的资金投入情况下,经济实惠地实现上述目标,我尝试梳理 Intel / AMD 的处理器以及主板芯片,以便能够购买到合适的硬件
英特尔(Intel)CPU的命名规则
“Intel”是英特尔的英文名称
“酷睿”代表英特尔品牌下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一个CPU系列,一般划分为Core(酷睿)、Pentium(奔腾)、Celeron(赛扬)、Xeon(至强)、Atom(凌动)等;
“i5”代表这款CPU定位中端,在其下面还有i3,在其上面还有i7和i9,同一代中,数字越大,性能越强;但是不同代数之间,性能不能直接相比,比如12代的i5在理论性能上是强于10代i7的。
“12”代表这款CPU的代数,说明其已经发展到第十二代了,数字越大越新;
“600”这三位数字代表Intel SKU型号划分,一般来说Core i7有固定几个SKU,比方说700;Core i5有600/500/400;Core i3有300/100等等
一般来说数字越大说明隶属的Core系列越高级,同级别下比较,数字越大频率越高,换句话说性能就越强,比方说Core i5-8600默认3.1GHz,睿频4.3GHz,比Core i5-8500默认3.0GHz,睿频4.1GHz要强。
“K”带K的表示不锁频,可以配合Z系列主板进行超频操作,适合会超频玩家使用,比方说i7-12700K,i5-12600K等
“F”带F的表示不带集成显卡,你必须配合独立显卡使用。
KF:表示支持超频且无内置核显的CPU型号,例如型号:i5-12600KF,i7-12700KF。
T:表示低功耗版,相同型号下功耗更低,性能也差一些,例如型号:i7-10700T;
X/XE:表示至尊旗舰级,例如型号:i9-10980XE。
KS:可以理解为官方超频版,提升了主频的版本,例如i9-9900K和i9-9900KS,i9-9900KS出厂的主频要高于K,例如型号:i9-9900KS。
注意,Intel又称 "牙膏厂" ,之前很多代的迭代进步缓慢,例如 第八代和第九代实际上差别不大,特别是第八代i7(超线程) 是远好于第九代i5(无超线程):
Intel 在 i3/i5 是不提供超线程功能的,只有 i7/i9 才提供超线程: i7的价格大约是i5的两倍(超线程数量差不多就是2倍),而i9则贵到非发烧友难以承受的高价
出于经济原因,我选择了非常廉价的只支持到 Intel 九代CPU的主板,所以最终我选择购买 八代 i5 处理器
备注
我在 本地化部署DeepSeek-R1 CPU架构 尝试优化,其中有一个方式是通过 Intel 最新处理器内置的 AVX-512
以及 AVX-VNNI
加速。不过,简单查询价格之后,我放弃了这个念头。 AVX-VNNI
指令集虽然好,但是只在非常高端的 i9 处理器提供。例如 Intel Core i9-10980XE 處理器評測,AVX-512 加料 VNNI 又降價,更超值的 HEDT 平台處理器誕生 这款i9处理器在淘宝上居然数千元高价。`