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 _tea_startup:
===============
茶的快速起步
===============
茶树的使用
============
茶树的茎、叶、花、种子都有用途,常用于茶叶的部分是叶片和茎梗:
- 芽、叶: 富含茶多酚、氨基酸、咖啡因、蛋白质、有机酸
- 叶片、老叶: 香气足、纤维化墨汁、奶泡,主要成分 纤维素、淀粉、可溶性躺、茶皂苷、果胶
分类
=======
茶树有乔木、灌木等不同常熟品种,以及按照叶片分类的 小叶、中叶、大叶
嫩采的茶叶多有芽尖,称为「毫芽香」;成熟老叶则有纤维感的「木质香」
.. figure:: ../../_static/life/tea/tea_tree.jpg
茶树
.. figure:: ../../_static/life/tea/tea_class.jpg
茶叶分类
茶叶的叶片和采摘
==================
茶叶的叶芽受到品种、树龄、产地气候、土壤、海拔、降水等条件影响。其中影响品质的最明显原因是 **温度、水分** :
- 鳞片: 芽脱落后的一周,会有第一片小嫩叶出现
- 鱼叶、胎叶: 既第一片小嫩叶
- 真叶: 在芽旁,大约每4天多一片,通常会有5~10片长出
- 驻芽: 也就是休眠芽,当真叶完全生长,最顶上成熟的停止生长的那片芽头
.. figure:: ../../_static/life/tea/tea_leaf.jpg
茶叶叶片
茶叶的采摘时期、成熟度变化影响最终的采摘品质: 当出现最后驻芽,就是采摘的最佳时期,传统上认为是制作乌龙茶,具备最多香气、耐泡的茶叶。
.. note::
如果采摘的原料中 「包含鱼叶」 多,则成品的可溶出物质偏少,茶叶品质较低,且影响下一季的产量,长期会摧残茶树影响树龄,茶树叶比较容易染病。因此,采摘时会避免摘掉鱼叶,产地师傅称作: ``留鱼摘`` 。
采茶标准
----------
茶叶在嫩芽时采摘则成本较高,所以平衡成本通常会采用一心三叶。如果要追求品质最佳,则采用一心二叶。当叶片更多虽然成本低,但是精茶量比过低,且需要更多制作技术和设备支持,所以反而不如一心三叶采用机械采摘的成本低。
.. figure:: ../../_static/life/tea/tea_leaf_class.jpg
台湾特色茶采摘标准图
.. figure:: ../../_static/life/tea/tea_leaf_pick_class.jpg
台湾特色茶采摘标准
.. figure:: ../../_static/life/tea/tea_leaf_1_3.jpg
考虑成本普遍采用一心三叶采摘标准
.. figure:: ../../_static/life/tea/tea_leaf_pick_class_table.png
台湾特色茶手采标准
.. note::
实际上西式茶的分类更为精细,有不同分类,可参考 `茶葉採摘標準、茶葉採收、茶葉篩選、茶葉分級制度 `_ 我这里没有摘录
参考
=======
- `茶葉採摘標準、茶葉採收、茶葉篩選、茶葉分級制度 `_ 本文摘录自此文,台湾茶叶的科普文章写得较为清晰